
「如果我沒有創過業,我要如何教/叫學生去創業?」
劉明麗老師決定自己化身為創業家,同時也是一位優秀典範,讓學生對於自身所學之技術知道除了找工作,還有一條路叫做創業!

獻給大人的周末創業建議:基於這些優勢與缺點,我鼓勵各位展開「大人的周末創業」。以下有一部分是專門提供給大人的建議,與一般周末創業的建議不同,敬請留意。

中興大學的機械工程系教授陳政雄從 2017 年開始,繼拿下科技部價創計畫資格之後,他帶領團隊將科研成果商業化,推出「超音波加工模組刀把」。2018 年成功將第一套超音波模組銷售到彰化模具廠,同年 5 月正式成立「漢鼎智慧科技」。

由交大教授陳文亮與學生成立的農譯科技,主打自行開發的無毒農業病蟲害監管系統,透過感測器在農地中蒐集各種環境數據,來預測農作物病蟲害趨勢,也透過AI來自動管理灌溉、噴灑抑蟲劑、開關驅蟲燈和施肥等。日前於CES會上,還吸引羅馬尼亞總統的注意。

科技部今(2019)公布:自2017年起透過「價創計畫」及其他方案的配合,大學研究人員成立新創公司總數較先前成長8倍,而且募資總金額高達9億元。顯現有意帶領研發團隊創業的大學教授們將畢生研發成果轉為獲利的時刻已經到來!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中興講座教授花了十年心力,讓廚餘、動物排泄物等有機質廢棄物,在三小時內,轉化成有機質肥料的技術,獲得鑽石生技、馬來西亞完美集團(Mega Investment Group)、富邦創投等單位的3億元資金,成立「地天泰農業生技」。
創新複合醫材!
成大林錫璋教授多年科技部研究計畫累積之科研成果,再透過萌芽、價創等創業計畫及成大國際產學聯盟支持,最終建立商業化團隊成功創業。團隊由臨床醫師結合藥師和工科教授,跨域合作開發創合複合醫材,產品已完成或進行人體實驗中,將提供內視鏡醫師或治療性放射科醫師臨床使用。
台灣知名的國際肝病權威蘇益仁教授,埋首阿茲海默疾病研究及相關天然藥物開發其實已逾十年,並找出了經動物實驗研究驗證的有效新化合物,其主持的「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計畫,後來獲得科技部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2000萬經費補助。

根據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艾萊特.菲什巴克(Ayelet Fishbach)的研究,求職者如果能告訴潛在雇主,他們有多喜歡工作內容,不只是為了薪資或職涯規畫,更能提高拿到工作的機率。

一位中年女性,年近五十大關,離開傳統產業,待業半年之後,要開始求職,才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如想像中的自信,擔心年華老去、價值不再,但是她想盡辦法,透過各種人脈,終於脫穎而出。在這一段求職過程中,她最重要的一個體悟居然是這句話:「不管你要不要換工作,永遠都要騎驢找馬!」

好的履歷表無疑是得到面試機會的最關鍵因素,一旦你得到面試的機會,最終會不會被錄取就看面試的表現。換句話說,你能不能得到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要看你在面試的過程中能否展現專業的態度和能力;但你能不能得到面試的機會,就跟你的履歷表有關了

元智大學資工系兼任助理教授潘人豪,目前創業吉樂健康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上線WaCare健康社群APP民眾版,身為執行長的他,談起創業路看似詼諧輕鬆,背後卻有著對台灣高齡化社會的憂心,與母親感人的故事。
.jpg)
邱教授也指出,學界雖然有自由的研究環境,但是遇到需要做出展示成品時,就會遇到瓶頸,因為學校裡沒有好的技術人員可以協助工程師做出設計好的成品,而在講求實做的中科院,有最優秀的技工,因此大大地提昇了研發效率。

工作與生活的分界愈來愈模糊,我們需要涵蓋人生不同部分的工作新哲學。奧美互動行銷全球總裁費思桐整理了5項問題,在正式規劃職涯之前,幫助你建立正確思維。

一旦選擇更換工作場域,這些習以為常不經意帶著走的習性與慣性,便不能習以為常看待,這時的你必須檢視新環境的工作氛圍,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習性,配合公司與工作的特性與需求。

杜拉克表示,想為事業生涯的下半場開創不同的風貌,就必須找出新的挑戰與機會。可行的做法之一是改變跑道,從原有組織轉換到另一種組織,為自己「開創第二種事業」,再創工作上的新刺激。

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教授薪資是澳門的一半,以目前情況來看,不要說挖別國的人才,連留下人才都難。他呼籲,國立大學教授薪資,應在五年內調為現在的兩倍,趕上澳門。

嘉義縣中埔和睦國小前校長李永謀在滿50歲時退休,但一次車禍開刀住院,感受保險的重要,從此投入保險業成為「高年級實習生」,不到6個月就升行銷主任,在不同的領域創造自己另個價值。

法隆.費特米在2005年時進入Google擔任實習生,隨後便升任正職,那年她19歲。工作了6年後她便自行創業,成為AI數據分析公司Node的創辦人暨CEO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協助我國具有創新構想的創業團隊及新創事業取得創業資源。創業天使計畫除了資金協助外,更提供創業育成輔導資源及媒合資金、商機及策略性合作網絡,以協助新創事業全方位發展。

黃仁勳在30歲那一年,決定自己當老闆。創業之前,黃仁勳在超微與美商巨積(LSI Logic)從基層工程師做起。誰也料不到,這個台北出生,小時候在泰國住了好幾年,美國求學長大的黃皮膚年輕人,能夠在矽谷成就世界第一的繪圖晶片公司。
NVIDIA現今已經是全球第三大IC設計公司,僅次於高通(QUALCOMM)以及博通(Broadcom),2005年營業額達23.8億美金,比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多上近10億美元。

陳延昶,全台每3台掃地機,就有一台是他賣出,他的亮眼成績不只讓LG韓國總部全球行銷部長都專程來台拜訪,甚至願意授權他的通路獨家在台販售特殊規格掃地機。
慎選產品,講真話、不接廣告文而墊高的信用與口碑,則是他接下來能把人氣變買氣的第二個成功差異點。

「試著理解別人,才能找對問題。」當使用者將手握在這款機器人上,就能被帶領前進,並藉由壓力感測器控制轉彎方向,機器人不僅能協助作復健,還有投射腳步影像功能,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能跟隨步伐走,解決小碎步問題。
傅立成故事:他投入這個領域三十年,在同行眼中是「台灣最Top的一位」。

凡事想更上層樓,你需要與時俱進的態度與創新思維。台灣精密機械出口龍頭「百德機械」,秉持Quality&Service的企業理念,事業橫跨歐亞版圖,不僅獲得歐洲客戶的高度信任,連吹毛求疵的日本客戶也大力讚賞,董事長謝瑞木笑著說,成功祕訣很簡單,就跟手上戴著的OMEGA Globemaster大師天文台腕錶一樣,”堅持比別人更精準“而已。

再精良的科技業都可以被其他國家買走,唯有從這片土地長出來的作物是獨一無二。「我們從原料開始努力,想做出沒有台灣的氣候和環境就無法成就的味道。」陳相全說。小米、紅藜、薏仁、蕎麥等穀物也將是禾餘未來的主角,看著正萌發嫩芽的大麥田,如同他們青春無敵的大無畏,一瓶啤酒發起農業革命,誰說不可能?

走入書局中,你會發現,有許多書教你「打造快樂童年!」、「孩子到了青春期,怎麼辦?」、「創造人生黃金期!」也就是說,從出生一直到四、五十歲,我們都可以輕易地找到許多人為你的人生階段提供建議。然而,卻鮮少有人為老年提供箴言。

沒有目標的衝刺還是「迷路狀態」,知道目標在哪裡,才是「準備」的開始。
而真正的目標,可能不在肉眼可見的星空,而是在「職場達人」用一生經驗值拉長鏡頭所見的輿圖中。

人們愛聽故事,會憎惡故事裡的壞人相信故事的內容。故事就是我們表述內容最好方式。
曾經投資過Uber、Twitter、Instagram和Kickstarter的著名投資人Chris Sacca從他早期投資 Uber 和 Instagram 的經驗發現,講故事對於創業來講也很重要。本文就是他的一些收獲和經驗。

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當年到Google應徵時,曾詳細地做了一張試算表,評估應徵上的工作是否吻合她所列出的條件。當時,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給了她一句話:「如果有人給你一個火箭上的座位,別問位子在哪裡,上火箭就對了。」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認為,一個企業的壯大,並非那些軟硬體設備,關鍵在於「人」。他始終強調的經營「初心」,是讓「人」來服務「人」,以人為本,以追求幸福為原點,這也是松下電器之所以在國際屹立不搖的主要原因,這看似很難達成的成功與幸福,其實就藏在我們每天生活的細節裡,跟著做,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你是否曾自問:我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想擁有怎樣的人生?
有些人很幸運,很早就解決這些課題,但多數人可能要不斷嘗試,才會逐漸明朗,也有人直到30、40歲,
仍無法找到答案。面對人生、工作、困境,幾件事早點知道會更好。只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幾年後回過頭再看,也不會後悔。